全球最大的内存模块制造商Kingston (金士顿)创始人.大陆出生、台湾长大、移民美国30余年。
大陆出生、台湾长大、移民美国30多年。他与伙伴孙大卫在加州硅谷打造的企业,涉足两岸三地及全球各地,展现的机动性和以员工为尊的独特企业文化,使员工向心力极强,公司也快速成长,缔造上亿元营业佳绩。
2005年的公司业绩激增22%,首次冲破30亿美元大关,是公司1987年成立以来最高的营收。
与孙大卫在篮球场打球相识,开启日后两人在事业合作的转捩点。当时,孙大卫是一家公司的硬体工程师,孙大卫常喃喃地说:销售一块主机板要二千美元,成本只有二百美元,获利实在惊人呀!杜纪川听了,立即脱口而出:何不你设计板子,我负责销售?就这样,杜纪川把家中的车库当成公司创业的办公室,全职的员工只有一人,那就是杜纪川。「当时两人的思想简单,还没考虑产品从制造到销售过程中的其他成本,」自嘲自己年轻时创业的勇气,杜纪川说:我连什么是记忆体都不晓得,就刊登广告招徕客户,当客户问及产品内容时,杜纪川马上背出一连串的专业名词,对方还信以为真,「反正客户也不会知道(No body knows)!」孙大卫为杜纪川打气着说。
金士顿已在上海设置25万平方呎的厂房,且将产品触角延伸到Flash内存等数字媒体产品,多项产品皆成为市场龙头老大。杜纪川与孙大卫虽然早就是亿万富翁,仍一本初衷,在橙县芳泉谷总部开放式办公室,卷起袖子与员工一起埋头苦干。
他们的崛起过程颇具传奇色彩,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股市崩盘的这天,反而是他们实现美国梦的开始。原来杜纪川与孙大卫因早年从事的个人计算机生意,由当时在计算机业叱咤风云的AST公司收购,取得500万元后,全数投资于股市,结果一夕之间变得一无所有。
笃信“危机就是转机”的杜纪川,只有与孙大卫重新出发,成立金士顿,采取步步为营、稳扎稳打的策略,力争上游。杜纪川把公司的成功归功于知人善用,拥有一群向心力极强的员工。其实,这股向心力的来源,正是由于公司一向把员工当成是最大资产、善待员工,并且提供员工最佳福利。
金士顿在1996年底一度被日本软件银行并购,当时杜纪川与孙大卫拿出1亿美元与员工分享,震撼全美业界,让人称羡不已,也让金士顿声名大噪,令求职者十分向往。后来日本软件银行因扩张过度,资金陷入窘境,营运方向改变,杜纪川与孙大卫再将金士顿买回。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zxxdn.com/news/1206/7670.html